Saturday, April 29, 2006

承上篇人行課心得

這門課讓我感到無聊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下面慢慢談....

一、上課內容

基本上就是發展心理學式的內容,但問題不小,第一點是翻譯實在爛到一個不行,看的時候很痛苦;而且這本中譯本甚至還沒有reference,真的是一本爛 書....

第二點是老師的風格,陳意文老師在諮商與社工流程裡沒有問題,但講到了社會互動與心理機制時,就有些不足了....社會學的能力趨近於0,心理學也不能說 是很能夠融會貫通,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

對,就是照本宣科,這個「本」很爛,所以「宣」出來的東西就跟著很爛了。

意文老師的優勢在於大量的實務經驗跟把這些經驗融入課程的表達能力,缺點則是他上教科書時真的就是照著唸...偏偏這門課的實務不多,而她又有進度壓力, 於是就...嗚啦啦。

但一進入她覺得可以深入討論的部份時,她的優勢又完全浮現了,昨天她一上課就把PET(父母效能訓練)拿出來講,瞬間又變回那個讓我寧可旁聽沒有學分也要 聽她課的意文老師了。

不過之後又回到課本,我又祇能繼續0rz...

二、上課參與度

我想參與的說.....

基本上我上這種課的方式就是藉由不斷的提出疑問,並跟老師進行討論,在幾個地方進行深入的瞭解。至於課本其他地方,反正上課就是唸過去跟劃重點....回 家自己唸就好了吧?

但意文老師有著進度壓力,因此她一來忙著唸課本,被打斷時會以最快速度再繼續回去唸;二來當她對同學提問題時,我的回答機會真的不多....

昨天上課就發生了這種狀況,之前我才剛答了一個問題,接著她又問同學一個題目,我手剛舉起來就看她露出「你剛講過,把機會給學弟妹啦」的表情跟眼 神....

我當然是趕快把手放下來,不過這時坐在我旁邊的某學妹卻....「老師!學長舉手要講!」

趕忙跟學妹說我沒有要講,她說「可是你舉手了啊」,嗚嗚,這是什麼狀況啊....

基本上我不至於太反對意文老師這種行為,但再怎麼說我不是「旁聽」,而是「修課」的學生啊,結果受到的待遇跟旁聽差不多.....

說是反對,還不如說這樣會讓我很難參與上課吧,基本上我的上課方式是「不參與就會無聊到猛打瞌睡」.....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之前統計課我跟江巧如老師 說「老師你都一直叫我回答問題,這樣不好啦,其他同學也要參與」,她欣然同意.....連續兩週完全不點我,害我無聊到差點睡死,祇好再跑去求她以後繼續 點我回答問題....

所以意文老師這樣對待我,我雖然不會不高興,但我必須要說的是「既然不能跟台上的人討論,那請別怪我跟旁邊的人討論,不然我真的會睡著啊」。

三、報告製作

這邊就是混合編制的問題了,意文老師的做法是高低年級混在一組,結果讓我根本沒辦法好好的做報告....引一段書面報告後面的心得過來:

這不是高低年級的問題,而是研究方法與思考方式的問題,研究方法這門課是排在二年級的必修課,經過這門課的學習後,對「報告該怎麼做」會有完全 不一樣的思考.....(中略)....我非常想藉由「做報告」這一個看似制式的行為,讓自己能夠在這一議題上瞭解更多,透過一層層的向上堆疊,看到更高 更遠的彼方....(中略)....同時更因為課程上的差異性,要如何把先前所學與「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這門 課的主旨相配合,更是堆疊式報告製作法的一大優勢。

透過這樣的過程,我不但能瞭解的更深入,而且可以從更多角度切入...(中略)...結果現在我必須要放棄更進一步的念頭....(中略).....不能放手去做的感覺實在是太差了。

至於報告內容,也不是我理想中對少年犯罪議題的討論,太 膚淺也太廉價了。缺乏學術資料與研究成果的支持,光是一些網路(或媒體)資訊與官方宣傳品而已,這種東西拼湊起來或許是一份尚可的通識課程報告吧,但做為 學術上的價值趨近於零,我對此感到很遺憾。

大致就是這樣。

No comments: